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8阅读
  • 0回复

CMA、CNAS认证的准备、流程及需注意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oby
 

发帖
181
世科币
385
威望
192
贡献值
305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7-31
关键词: CMACNAS认证
一、认证前的准备: Kzy/9  
QVZD/shq  
1. 单位领导层统一思想,明确为什么要过CMA/CNAS,以及CMA/CNAS认证的负责人和认证过程时间表。 -@^Zq}  
]u-SL md  
2. 决定是否聘请咨询公司;评估是否具备CMA/CNAS认证条件 "Z,q?Fc  
>-T`0wI  
3.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明确组织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分工(技术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 0?7XtC P<  
3HG;!D~m;  
4. 设备校准,能力验证等工作(特别CNAS认可,必须提前做这些工作,大约6个月) { PlK@#UN  
-y) ,Y |  
二、CMA/CNAS认证的流程 ;SwC&.I  
,reJ(s  
1.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编写符合单位实际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或SOP)和记录表格。 x!S;SU  
Ob+9W  
2. 运行质量体系,完善各种记录 %:6?Y%`*[  
_68BP)nz>.  
3. 进行内部审核 MKGS`X]<J  
uPyVF-i  
4. 进行管理评审 cH`^D?#se  
Bl.u=I:Y4  
5. 递交申请书 #mc!Wt 10  
Iq' O  
6. 完善体系 'UwI*EW2S  
8:;#,Urr  
7. 现场评审 \3Jq_9Xv  
s${_K*g6  
8. 整改措施,拿到证书 e1 a*'T$z  
%]4-{%v  
三、运行CMA/CNAS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心得(将CMA/CNAS体系糅合在一起) F|eu<^"$ H  
Wc'Ehyi;  
1. 组织 w=J4zkWk  
jXIEp01  
    需要注意问题:是否是独立法人,银行账户、税务登记,人员合同、社保,设备合同,场地合同等,关键岗位的任命文件,是否明确了人员岗位职责及代理人;公正性,客户保密性是否规定,是否形成记录档案 moO _-@i  
9YC&&0 C@  
2. 管理体系 J?jeYW   
'Z7P  
    注意问题:建立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传达到有关人员,并执行;质量目标、方针;管理体系持续有效改进。 gMZ&,n4  
3. 文件控制: JuJ5qIal  
q<XcOc5  
    注意问题:文件编号的唯一性、有效性;文件的受控管理;文件的批准、发布、变更记录;文件的发放、回收、补发、修订、作废、调阅、销毁记录必须形成档案。 I7Zq}Pxa  
4. 合同评审 a;p6?kv  
r,nn~  
    注意事项:建立程序文件;合同评审的范围和内容(人、机、料、法、环、量值溯源、质量控制等);分包、偏离和合同修改必须形成记录档案,并通知相关人员。 rqC1  
yHw!#gWM  
5. 分包 =+Tsknq  
JOHp?3"4  
    注意事项:分包原因;客户同意;分包方的能力调查、评估;分包方登记等记录档案 tQnJS2V"{u  
EM~7#Y  
6.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 | &\^n2`>  
6KBHRt  
    注意事项:供应品(设备、试剂、耗材);服务(校准检定、维修、废液固废的回收)、是否有验收作业指导书;采购申请、验收(规格型号、外观、数量、空白试验)、入库登记;合格供应商评价、合格供应商一览表(注意有效期)等记录档案。以回收废液的环保公司为例,需要哪些材料:公司资质、是否在环保局备案系统、废液交接记录、废液处理回执单(需环保局盖章)等材料。 '|+=B u  
<m9JXO:5  
7. 服务客户 GYTbeY  
5vl2yN  
    注意事项:不违反其它客户机密下,客户可以进入实验室参观;外来人员登记;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等记录档案。 nFSG<#x\  
O/'f$Zj36  
8. 投诉申述: ;2 \<M 6  
8Na}Wp;|Gi  
    注意事项:投诉是针对服务的态度;申述是针对检测的结果;投诉/申述的处理 NF@i#:   
">rsA&hN-  
9. 不符合项 yRSy(/L^+  
D]3bwoFo&u  
    注意事项:不符合项的识别;不符合项的分类;不符合项信息来源;不符合判定及记录、整改与纠正措施  ||bA  
9G=A)j  
10. 改进 |rG8E;>  
ixoMccU0  
    注意事项:管理方面、质量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改进 x`b~ZSNJ%  
il 8A&`%  
11. 纠正措施 12 预防措辞 4C2>0O<^s  
?et0W|^k  
    注意事项:改进、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区别;跟踪验证 ^$T!@ +:  
0|qx/xo|-  
13. 记录的控制: h|Teh-@A5  
A$$R_3ne  
    注意事项:记录的分类(质量记录、技术记录);记录的格式和填写要求;记录的编号;记录的修改;收集、归档、调阅、存储条件、保存期限、最终销毁均要形成记录归档。电子文件的备份,电脑设置密码以防被修改 8kn]_6:3i  
GwU>o:g"  
14. 内审: ]CtoK%k  
cxF?&0[mY  
    注意事项:内审员的培训、任命和授权;内审计划、内审实施计划、审核范围、内审报告(重中之重); ~*Sbn~U  
dp%pbn6w  
15. 管理评审 \Z7([Gh  
6pdl,5[x-  
    注意事项:管理评审内容;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周期;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管理评审报告(重中之重) CFS3);'<|  
    内审和管理评审不太好写,但是极为重要的,主要体现在内审报告和管理报告,可以以后交流 N@du.d:  
{J6sM$aj  
16. 总则: 1j) !d$8  
A(@gv8e[H^  
17. 人员 mEc;-b f  
q?]@' ^:;  
    注意事项:人员合同、技术人员档案(资质,以证明能胜任工作)、上岗证(设备、检测项目)、人员授权(采样员,检测员,设备操作员、自校员、授权签字人,解释人员等);培训计划,人员培训、培训效果考核确认等记录;对于新进人员和在培人员的质量监督工作记录; :iOHc-x  
jvQ+u L  
18. 设施与环境条件 G mUs U{  
]! J3?G  
    注意事项:确定需要控制环境条件的场所和设施;设施与环境相关的作业指导书(SOP);不相容活动的有效隔离;做好实验室内务和安全管理工作(水电,卫生、剧毒品、消防、防盗等);需要控制的环境因素(温湿度、UPS、照明、粉尘、电磁、震动等)、环境监控条件记录。特别对仪器室、标样室、天平室、样品室、冰箱等是重点检查场所。 l|tp0[  
_wJ#jJz2  
    对于CMA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废液是否分类收集、固体废弃物处理、废气处理、三废的处理手续 >,]e[/p  
e%0#"6}  
19. 检测方法与方法确认 -V_S4|>   
 eV=sDx  
    注意事项:建立检测方法的作业指导书(SOP);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国标,ISO、行标、地标,企业标准、非标);方法确认记录(重中之重)、方法现行有效、方法查新记录(半年一次),方法的偏离(人、机、料、法、环、量值溯源、质量控制等);不确定的评定报告(重中之重);数据控制(有效数字、保留位数、数据修改规则)、检测电脑的管理(设置密码、软件验证、严禁接入互联网、电子数据定期备份) bme#G{[)Y  
Ywk[VD+.  
20. 设备管理 'xI+kyu  
;|1P1H-W~M  
    注意事项:合理配置检测设备;设备操作的作业指导书;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的校准、设备的校准确认、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授权记录;设备的“三色标识”;设备总表、设备采购申请、合同、验收、设备档案卡、设备使用记录、维护记录、维修、停用记录;校准修正因子的使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相关资料便于取阅。 =0fx6V  
]_xGVwem  
V+5 n|L5  
' *C)S  
/`@>v$oo  
^P`'qfZ  
21. 量值溯源     注意事项:量值溯源的范围—--设备、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校准计划(范围、校准的参数)、校准确认(参数能否达到检测要求的精度)、校准合格供应商评价(计量院的资质、项目和有效期),量值溯源传递图;标准物质的编号规则、采购、验收、入库、使用登记记录;标准溶液配制记录;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期间核查记录;标准物质的保存(环境条件记录);不能溯源到国家基准,需提供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结果; 22. 抽样:     注意事项:采样人员的培训、考核、授权、持证上岗;抽采样的作业指导书;抽采样工作计划;抽采样的现场记录;现场的质量控制;采样安全措施 23. 检测和标准物品(样品)的处置     注意事项:样品的接收、编号、登记、入库、存储、分发、处置记录;样品存储条件记录;样品的标识、留样、样品的偏离     化学试剂:申请,验收(等级,数量、规格、外观、试剂空白实验)、入库、领用登记记录等 24. 检测结果质量保证     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手段(参考物质、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留样再测、方法比对,人员比对、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平行样、加标回收、密码样);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结果评价;编写质量控制报告     质量监督---监督人员的资质、授权,监督的范围,特别对新进人员和在培人员的监督 25. 结果报告     注意事项:检测报告的格式与内容;唯一性编号;意见和解释;仅对样品负责的申明;授权签字人签字;报告的修改。 .;6bMP[YA  
   VH65=9z  
文章出自: 世科网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