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A Emk:@$3{r
(资料性附录) }5B\:*yW
场强的估算 ydE}.0zN
A.1 远区场场强估算 A
"'h0D
为了估算辐射体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典型的中波、短波、超短波发射台站的发射天线在环境中辐射场强按(A.1)式至(A.6)计算。对正方形、圆口面微波天线在环境中辐射场功率密度按(A.7)式计算: N4WX}
A.1.1 中波(垂直极化波) }|znQ3A2\l
理论公式: ;9vY5CxzC
………………………………… (A.1) 5/HkhTyj
近似公式: wiM4,
…………………………………(A.2) Z)}2bJwA
其中 …………………………………(A.3) )k4&S{=
…………………………………(A.4) 7De BeY
式中: +zl[C
r——被测位置与发射天线中心的距离; $ao7p
vU6
P——发射机标称功率; +\>op,_9I
η——天线效率; NpS =_QeNw
G——相对于基本振子(点源天线G=1)的天线增益; Y&$puiH-j
F(h) ——发射天线高度因子,F(h)=1~1.43; V2'5doo
——发射天线垂直(Δ仰角)、水平面(方位角 )方向性函数; iaRCV6cl
A——地面衰减因子; !3z
;u8W
X——数量距离; z<9Llew^e
λ——波长; SES-a Mi3
ε——大地的介电常数; dl3}\o_
σ——大地的导电率。 bb-u'"5^]
(A.2)近似公式是:η≈1、F(h)≈1.2、 =1得出的,即舒来依金-范德波尔公式。 ]q&NO(:kbq
A.1.2 短波(水平极化波) *thm)Mn
短波(水平极化波)场强计算公式同(A.2)、(A.3),但水平极化波的X按(A.5)计算。 lZ)
qV!<
公式中的符号意义同前。 F|8;Sw b5
…………………………………(A.5) Bz>5OuOVS\
A.1.3 超短波(电视、调频) 0(o.[%Ye
…………………………………(A.6) +R;s<pZ^
式中: A!R'/m'VG
P——发射机标称功率; $\PU Y8
G——相对于半波偶极子(G0.5λ=1.64)天线增益 ; Ms-)S7tMz
r——测量位置与天线中心的距离; =uR3|U(.|u
F(θ) ——天线垂直面方向性函数(视天线形式和层数而异)。 gq="&
A.1.4 微波 s3VD6xi7
在距天线距离大于2D2/λ(其中D为辐射体天线的最大孔径尺寸,λ为相应频率的波长) Q&/WVR
D
的远场区,天线向外辐射的功率密度值S由下式计算: h,,B"vPS
………………………………………(A.7) _7dp(R
式中: Z
EvK
P——天线的发射功率; 8i)9ho<
G——天线增益; 0;hn;(V]"
F(f,q)——天线的方向性函数,f、q是极坐标的仰角和水平角度; t=fP^bJ
r——测量点距天线的距离。 jINI<[v[
式(A.7)是自由空间传输公式,如果考虑到反射系数,则(A.7)式还需乘上一个系数g,在100%反射情况下,(例如在一个全平面的良导体上反射)电场强度E的值可以加倍,而功率密度可以加4倍,因此g的取值可以是1~4,一般为2.56。 &2I8!Ia
所以有: DgB;6Wl
………………………………………(A.8) 3{wuifS
如果给定离开天线的距离、发射功率和天线的增益函数,则可以计算出远区场任何一点无阻挡地区的功率密度。 ]bYmM@
A.2 近场区场强估算 Hx!eCTO:*
对于近场区场强,很难用理论公式计算,最直接的方法是测量,以下仅是对近场区场强的估算。 Tr;.O?@{t}
a) 蜂窝基站线性天线近场区场强估算 <qEBF`XP =
对于蜂窝基站的线性天线,其近场区功率密度可以用一个圆柱体模型来描述,在此模型中,能量假设都均匀分布于一个和天线等高的圆柱体表面,则功率密度为: eBY/Y6 R
………………………………………(A.9) p"j&s
式中: tD4-Llj6
P ——天线的输入功率; C
&y
2I
r ——场点距天线的距离。 }}k*i0
b) 口面天线近场区场强估算 -Kcjnl92i
Smax=4PT/A ………………………………………(A.10) u7j,Vc'~
式中: ,s2C)bb-
Smax——近场区场强最大值; ai;Q,Vy
4PT——馈入天线的净功率; {7;QZk(
A——天线的实际几何面积。 #)]/wqPoW
上式中给出的预测值具有<±3dB的精度。 8=zREt<Se
A.3 扫描天线功率密度的修正 E&5S[n9{3
对于处于运动中的扫描天线,功率密度可由下式估算: #M5d,%?+#[
……………………………………(A.11) w.#z>4#3-
式中: Mc!LC
.8
Sm——运动中天线的功率密度; $Sa7N%D
——天线旋转衰减因子; UBk:B
S——固定天线的功率密度。 _*b`;{3
远场区天线旋转衰减因子为: \fuz`fK:
=[3dB(半功率)波束宽度]/扫描角度 ………………………(A.12) nwC*w`4
近场区天线旋转衰减因子为: 9)o@d`*
=L/dφ …………………………………(A.13) +{C)^!zBK
式中: *<6dB#'
J
L ——扫描平面内天线尺寸; #
, eC&X45
dφ ——给定距离上天线扫描扇区的圆周,如图A.1。 R. Fl5B
L 3la `S$c
d c2fSpvz
天线 ^u1Nbo
扫描角度φ xXa4t4
gR
dφ e6
x#4YH
:Ea|FAeK8
X(rXRP#
图A.1 近区场的旋转衰减因子 AXSip
A.4 复合场强 >goHQ
30:
复合场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的电磁波复合在一起的场强,其值为各单个频率场强平方和的根值,可以用下式表示: S]~5iO_bst
!!)$?R;1
…………………………………(A.14) JYA>Q&
式中: HW,v"
——复合场强; R5(([C1
、 …… ——单个频率的场强值。 3S2Alx!6
A.5 计量单位的换算 t u{
~:Z(
电场强度与功率密度在远区场中的换算公式为: -
1d*zySL
…………………………………(A.15) =T&<z_L
式中: dv3u<X M~
S——功率密度; 1_v\G
——电场强度。 #N>66!/V
磁场强度与功率密度在远区场中的换算公式为: wVnmT94
…………………………………(A.16) aX6}:"R2C
式中: z=g!mVK5
S——功率密度; T4"D&~3
3q
H——磁场强度。 [u2t1^#Ol
A.6 三方向测量取和公式 GiEt;8
…………………………………(A.17) ~u2f`67{
式中: a%si:_
——场强值; 7Re\*[)T
——X方向的场强值; -.8K"j{N
——Y方向的场强值; ryh"/lu[B
——Z方向的场强值; Ng*-Bw)p]
|Rkw/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