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当前严峻的电磁环境,分析了EMI的来源,通过产品开发流程的分解,融入EMC设计,从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元器件选型、系统布线、系统接地等方面逐步分析,总结概括EMC设计要点,最后,介绍了EMC测试的相关内容。 ^=k=;
S Rk%BJ? ~
当前,日益恶化的电磁环境,使我们逐渐关注设备的工作环境,日益关注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设计开始,融入EMC设计,使电子设备更可靠的工作。
O7CW#F
2EOx],(|
EMC设计主要包含浪涌(冲击)抗扰度、振铃波浪涌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工频电源谐波抗扰度、静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脉冲磁场抗扰度、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等相关设计。 S1[, al
gyb99c,)
EMI的主要形式 Re2&qxE
W4,'?o
EMI主要是通过传导和辐射方式进入系统,影响系统工作,其他的方式还有共阻抗耦合和感应耦合。 mPhu#oK'f
ps;d bY*s6
经过企业内部相关负责人的评审之后,完善需求分析报告,然后是项目立项,项目立项需要组建项目组,把软件、硬件、结构、测试等人员安排到项目组中,分配各自的职责。项目开发的下一阶段是项目概要设计,将项目分解成多个功能模块,运用WBS分解结构对项目进行功能分解细化,根据工作量安排时间,安排具体人员。整理项目概要设计报告,总体对项目进行评估,确定使用电源类型,电源分布情况,电源隔离滤波方式,系统接地方式,产品屏蔽,产品结构采用屏蔽设计,采用屏蔽机箱机壳,分析信号类型,对雷电、静电、群脉冲等干扰采取防护措施。 '#XT[\
dr(-k3ex
产品概要设计报告出来后要经过相关人员评审,分析实现方式是否合理,实施方案是否可行,由评审人员给出评审报告,项目组结合评审报告对概要设计进行修改后,进入产品详细设计阶段,这阶段的内容包括原理图设计、PCB设计、PCB采购及焊接、软件编写、功能调试等过程,原理图设计应考虑到EMC方面的影响,对板级电源增加滤波电容,对信号的接口部分增加滤波电路,根据信号类型,选择合适的滤波电路,若信号为低频型号,应选择低通滤波电路,计算合适的截至频率,选择对应的电阻、电容等。另对接口部分设计大电流泄放回路,设置防雷器件,做到第三级的防雷。 Ta[\BWR2
IJ~j(.W
一、元器件选型 M!kSt1
#N"u 0
我们常用的电子器件主要包括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两种类型,有源器件主要指IC和模块电路等器件,无源器件主要是指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下面分别对这两种类型元件的选型、在EMC方面要考虑的问题做一些介绍。 r^a:s]
\ @fKKb|
有源器件EMC选型 ^vPsp?
]
j8bv3
工作电压宽的EMC特性好,工作电压低的EMC特性好,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延时大(通常所说的速度慢)特性好一些,静态电流小、功耗小的比大的特性好,贴片封装的器件的EMC性能好于插装器件。 -|Zzs4bx
b"Q8[k |d
无源器件选型 $~iZ aX8&
x\U[5d
无源器件在我们的应用中通常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对于无源器件的选型我们要注意这些元件的频率特性和分布参数。 0ki- /{;
,:e~aG,B
无源器件在某些频率下,会表现出不同特性,一些电阻在高频时拥有电感的特性,如线绕电阻,电解电容的低频特性好,高频特性差,而薄膜电容和瓷片电容高频特性较好,但通常容量较小。考虑温度对元器件的影响,根据设计原理,选用各种温度特性的器件。 oOaFA+0x
J_h.7V
二、印制板设计 +C8O"
-2; 6Pwmv
Ny^f'tsA
印制板设计时,要考虑到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将电路的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的电路严格分开,对核心电路重点防护,将系统地线环绕,并布线尽可能粗,电源增加滤波电路,采用DC-DC隔离,信号采用光电隔离,设计隔离电源,分析容易产生干扰的部分(如时钟电路、通讯电路等)和容易被干扰的部分(如模拟采样电路等),对这两种类型的电路分别采取措施。对于干扰元件采取抑制措施,对敏感元件采取隔离和保护措施,并且将它们在空间和电气上拉开距离。在板级设计时,还要注意元器件放置要远离印制板边沿,这对防护空气放电是有利的。 GdcXU:J /
'9Z`y_~)G
5E-;4o;RI(
采样电路的原理图设计参见图1: B=r DU$z
=`QYy-b X
**L&I5Hhm
传导:传导耦合即通过导电媒质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低的部分(低于30MHz)。在我们的产品中传导耦合的途径通常包括电源线、信号线、互连线、接地导体等。 mLqqo2u
jkx>o?s)z
m~5 unB9
辐射:通过空间将一个电网络上的骚扰耦合到另一个电网络上,属频率较高的部分(高于30MHz)。辐射的途径通过空间传递,在我们电路中引入和产生的辐射干扰主要是各种导线形成的天线效应。 +7}^Y}(
. s9E
+1
dazNw
n
共阻抗耦合:当两个以上不同电路的电流流过公共阻抗时出现的相互干扰。在电源线和接地导体上传导的骚扰电流,多以这种方式引入到敏感电路。 v*?8 :>:}
n2bhCd]j<b
Ku l<Q<
感应耦合:通过互感原理,将在一条回路里传输的电信号,感应到另一条回路对其造成干扰。分为电感应和磁感应两种。 =^rt?F4
#\w N2`" W
~tA ^[tK
对这几种途径产生的干扰我们应采用的相应对策:传导采取滤波(如我们设计中每个IC的片头电容就是起滤波作用),辐射干扰采用减少天线效应(如信号贴近地线走)、屏蔽和接地等措施,就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抵抗EMI的能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外界的EMI。 A.vAk''(}+
P!W%KobZ7|
7]vmtlL
EMC设计 |+q_kx@?l
G0UaE1n
K9#kdo1 2
对于一个新项目的研发设计过程,EMC设计需要贯穿整个过程,在设计中考虑到EMC方面的设计,才不致于返工,避免重复研发,可以缩短整个产品的上市时间,提高企业的效益。 #{}?=/nJ~-
yMz#e0k
TRGpE9i
一个项目从研发到投向市场需要经过需求分析、项目立项、项目概要设计、项目详细设计、样品试制、功能测试、EMC测试、项目投产、投向市场等几个阶段。 +Ww] %`_
@KTuG ?.
w0_P9g:
在需求分析阶段,要进行产品市场分析、现场调研,挖掘对项目有用信息,整合项目发展前景,详细整理项目产品工作环境,实地考察安装位置,是否对安装有所限制空间,工作环境是否特殊,是否有腐蚀、潮湿、高温等,周围设备的工作情况,是否有恶劣的电磁环境,是否受限与其他设备,产品的研制成功能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或者能否给人们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带来很大的方便,操作使用方式能否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项目产品要满足现场功能需要、易于操作等,最后要整理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以供需求评审。 <?KPyg2
U3{<+vSR
`
.7.lr[$g
电路的合理布局可以降低干扰,提高EMC性能。按照电路的功能划分若干个功能模块,分析每个模块的干扰源与敏感信号,以便进行特殊处理。 GQtNk<?$I
r'OqG^6JFN
印制板布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qRbN
zWEPwOlI1P
=xo0T 6
1、保持环路面积最小,例如电源与地之间形成的环路,减小环路面积,将减小EMI在此回路上的感应电流,电源线尽可能靠近地线,以减小差模辐射的环面积,降低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并联的导线紧紧放在一起,使用一条粗导线进行连接,信号线紧挨地平面布线可以降低干扰。电源与地之间增加高频滤波电容。 !q2zuxq!R
2、使导线长度尽可能的缩短,减小了印制板的面积,降低导线上的干扰。 dipfsH]p
g{Hgs
<gF]9%2E
3、采用完整的地平面设计,采用多层板设计,铺设地层,便于干扰信号泄放。 ^X96yj'?
wb$uq/|
4-y
K!LR
4、使电子元件远离可能会发生放电的平面如机箱面板、把手、螺钉等,保持机壳与地良好接触,为干扰提供良好的泄放通道。对敏感信号包地处理,降低干扰。 "N}t =3i$
RsZj
g$K\rA
5、尽量采用贴片元器件,贴片器件比直插器件的EMC性能要好得多。 [
[$CtqLg
hp~q!Q1=
l8oaDL\f
6、模拟地与数字地在PCB与外界连接处进行一点接地。 E8!`d}\#
cyCh^- <l@
)=5&Q
7、高速逻辑电路应靠近连接器边缘,低速逻辑电路和存储器则应布置在远离连接器处,中速逻辑电路则布置在高速逻辑电路和低速逻辑电路之间。 Ixa0;nxj
sM-,95H
g+#awi7
8、电路板上的印制线宽度不要突变,拐角应采用圆弧形,不要直角或尖角。
^ }7O|Y7
#LasTN9
$XF$ n#ua
9、时钟线、信号线也尽可能靠近地线,并且走线不要过长,以减小回路的环面积。 KqFI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