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标准法规 » 国内动态 » 正文

医疗器械行业监管“加码” 监管条例即将实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03-26  浏览次数:680
核心提示:医疗器械行业监管加码监管条例即将实施 2017年年底实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全覆盖 □ 本报记者 朱祝何 最新权威统计,从大城市招标情

医疗器械行业监管“加码”

监管条例即将实施 2017年年底实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全覆盖

    □ 本报记者 朱祝何

    最新权威统计,从大城市招标情况看,在国内高端、大型医疗器械市场,外资企业产品占比超过80%,国产品牌占有率较低,尤其是高端影像类产品和高端耗材。

    面对竞争力弱的行业现状,加严市场监管将成为质量提升突破口。记者日前获悉,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即将出台实施;相应配套规章《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也将随后发布,逐步覆盖各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17年年底实现全覆盖,行业体系性管理即将形成。

    高端产品被垄断

    医疗器械,听上去陌生而又专业,但说到心脏支架、美瞳等产品,又感觉其离生活很近。在大多数消费者对其了解不多的背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却很迅猛。

    据统计,医疗器械已成为我国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领域之一,平均增长速度约20%,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及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全国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环渤海湾等多个产业聚集区,我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工业总产值3438亿元,同比增长17.3%。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生产企业1.5万余家,经营第二、三类医疗器械企业17万余家。

    发展迅猛不假,但放眼国际,我国医疗器械总体发展水平中等偏下。

    “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仍以仿制、改进为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赵毅新一针见血指出,目前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如CT、MRI等高端医疗医学影像产品,还是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他们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是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引领者。“目前我国整体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而国外的平均水平为15%。”

    赵毅新坦言,研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企业个体规模偏小,美国最大的40家医疗器械的产值占了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产值的20%,而中国约有1.6万家生产企业,产值却仅占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约5%。其建议企业自身应定好位,主抓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强抗风险能力。

    监管技术规范趋严

    “《条例》出台后,根据其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我们会出台部门规章,包括医疗器械注册、生产、经营、使用、不良事件监测等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负责人表示,为配合最严格、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目前正在抓紧修订和完善《条例》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形成较为完备的监管体系。

    另外,技术层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目前,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已经按照《规范》组织生产。

    “2015年底前,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按照《规范》组织生产,2017年年底覆盖所有企业。”该负责人说,这是政府部门对企业提出的强制性技术要求,对于生产企业来讲,要按照《规范》的所有要求,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监管部门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规范正逐步“加码”。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为期5个月的医疗器械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以及使用无证产品5种行为。

    据悉,未来一段时间,加强上市后监管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管理重点。接下来,将以全面推进实施《规范》为重点,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的专项检查,规范经营使用环节行为,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完善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组织开展重点监测和产品质量监督抽验。 

 
  来源:中国质量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5263.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医疗器械 监管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