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 R^o535pozc
`?(J(H
phjM(lmCo
第一章总则 8VMA~7^
aO&{.DO2
第一条为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与备案管理,保证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G&{yM2:E
&'W7-Z\j-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体外诊断试剂,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 ]A%3\)r
e&VC}%m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体外诊断试剂,是指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仪器、器具、设备或者系统组合使用。 #RR;?`,L}
k}fC58q
按照药品管理的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不属于本办法管理范围。 ~O\A 0e
U?Jk
第四条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其拟上市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过程。 kiM:( =5
i6_}
体外诊断试剂备案是备案人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交的备案资料存档备查。 D8L5t<^1R
n/1t UF
第五条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s oY\6mHio
8C*@d_=q
第六条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实行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实行注册管理。 x>EL|Q=?
o@L0ET
境内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备案人向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 %J-0%-/_S:
$XQg
at@&]
境内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zr?s5RS
N[W#wYbH
境内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ys=}
V|
^~V2xCu!
进口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备案,备案人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备案资料。 pSlc (M>
&/UfXKr
进口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hY
zP6?K"
`$> Y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备案,参照进口体外诊断试剂办理。 0~U%csPHt
&7\}Sqp
第七条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人、备案人以自己名义把产品推向市场,对产品负法律责任。 v Z]j%c@
2*75*
EQCH
第八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及时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备案相关信息。申请人可以查询审批进度和结果,公众可以查阅审批结果。 z"mVE T
i_N8)Z;r
第九条国家鼓励体外诊断试剂的研究与创新,对创新体外诊断试剂实行特别审批,促进体外诊断试剂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1_
$\k9Y&
r2#G|/=@
第二章基本要求 IoOOS5a
n`Z}tQ%)o
第十条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人和备案人应当建立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 p7> 9
m
r1
:TM|5L
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审批的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申请注册时,样品委托其他企业生产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生产范围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属于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审批的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申请注册时,样品不得委托其他企业生产。 Y}BP]#1
BTwc(oL
第十一条办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或者备案事务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医疗器械注册或者备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要求。 e~
OrZhJ=_
1/mB
p+D
第十二条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研制包括: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制备,产品生产工艺的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拟订,产品稳定性研究,阳性判断值或者参考区间确定,产品分析性能评估,临床评价等相关工作。 #akJhy@m$
Vp; `!+z"
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产品研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或者技术手段,但应当说明其合理性。 8Kl&_-l{b
'2Zs15)V
第十三条申请人或者备案人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应当遵循体外诊断试剂安全有效的各项要求,保证研制过程规范,所有数据真实、完整和可溯源。 fr`#s\JKw
6I(Y<LZ5
第十四条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的资料应当使用中文。根据外文资料翻译的,应当同时提供原文。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时,应当提供资料所有者许可使用的证明文件。 *>?N>f"
E8PwA.
申请人、备案人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c/.s`hz
}s?w-u+(c6
第十五条申请注册或者办理备案的进口体外诊断试剂,应当在申请人或者备案人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已获准上市销售。 id+EBVHAd
Rf)|p;
申请人或者备案人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未将该产品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申请人或者备案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准许该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1Hhr6T^)
si~zg\uY
第十六条境外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应当通过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指定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作为代理人,配合境外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开展相关工作。 !S7?:MJ?p\
R$IsP,Uw
代理人除办理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或者备案事宜外,还应当承担以下责任: }jce5E
t{s>B]i^_w
(一)与相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境外申请人或者备案人的联络; Jb9@U/<\
!jEV75
(二)向申请人或者备案人如实、准确传达相关的法规和技术要求; Q;y4yJ$wI
WFFd3TN%<
(三)收集上市后体外诊断试剂不良事件信息并反馈境外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同时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RxV
" ,
Y>E` 7n
(四)协调体外诊断试剂上市后的产品召回工作,并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y_q
e<A>??h^
(五)其他涉及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连带责任。 cFjD*r-
(bNoe(<qU
第三章产品的分类与命名 09Q5gal
{SZv#MrK
第十七条根据产品风险程度由低到高,体外诊断试剂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产品。 AEFd,;GF
x>4p6H{]0'
(一)第一类产品 hVZS6gU,x
o=lZl_5/u;
1.微生物培养基(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试验); Cnu])R
qsQTJlq)
2.样本处理用产品,如溶血剂、稀释液、染色液等。 v[DxWs8q
v(uNqX.BC
(二)第二类产品 %_39Wa
).tTDZ
除已明确为第一类、第三类的产品,其他为第二类产品,主要包括: cI@'Pr4:FJ
#,"[sag
1.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试剂; kH[thRk}
7PO]\X^(zE
2.用于糖类检测的试剂; @JJ{\?>
_?Ly7*UML
3.用于激素检测的试剂; -(#`JT8
[E9_ZdBT
4.用于酶类检测的试剂; +}f}!h;
>5t]Zlb`
5.用于酯类检测的试剂; {J;(K~>?m
r;"Qu
6.用于维生素检测的试剂; ?nM]eUAP
y@ c[S;
7.用于无机离子检测的试剂; | tFg9R
T
pO N@
8.用于药物及药物代谢物检测的试剂; _u#r;h[
k!g%vx
9.用于自身抗体检测的试剂; #*+$o<Q]9
6D4 j];~X
10.用于微生物鉴别或者药敏试验的试剂; k.%FGn'fR
m3`J9f,c/
11.用于其他生理、生化或者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试剂。 Y>CZ
/,+&O#SX
(三)第三类产品 S"R(6:hkgu
X7)B)r}AG
1.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 9Hs5u
Be
>2#F5c67
2.与血型、组织配型相关的试剂; i5czm?x
;2547b[]
3.与人类基因检测相关的试剂; 8LGNV&Edg
;x-]1 xx_
4.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试剂; ~
lr,}K,
%kV #UzL
5.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检测相关的试剂; (A~w IKY,
'~AR|8q?
6.与治疗药物作用靶点检测相关的试剂; M)sAMfuUw
.c\iKc#
7.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的试剂; hWRr#030
%ZGG6Xgw
8.与变态反应(过敏原)相关的试剂。 F_nXsKem
!u|s8tN.U
第十八条第十七条所列的第二类产品如用于肿瘤的诊断、辅助诊断、治疗过程的监测,或者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等,按第三类产品注册管理。用于药物及药物代谢物检测的试剂,如该药物属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医疗用毒性药品范围的,按第三类产品注册管理。 q)OCY}QA
|F&02f!]@
第十九条校准品、质控品可以与配合使用的体外诊断试剂合并申请注册,也可以单独申请注册。 %g~zEa-g
YZ6"
s-
与第一类体外诊断试剂配合使用的校准品、质控品,按第二类产品进行注册;与第二类、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配合使用的校准品、质控品单独申请注册时,按与试剂相同的类别进行注册;多项校准品、质控品,按其中的高类别进行注册。 }gKJ~9Jg
Zhc99 L&K
第二十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分类目录的制定和调整。 L#\5)mO.v
`Nv P)|
对新研制的尚未列入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目录的体外诊断试剂,申请人可以直接申请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也可以依据分类规则判断产品类别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类别确认后,申请产品注册或者办理产品备案。 g1) ZjABV
3zMaHh)mj
直接申请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按照风险程度确定类别。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确定为第二类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申报资料转申请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评审批;境内体外诊断试剂确定为第一类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申报资料转申请人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pIO<ZAFT
%uvA3N>
第二十一条体外诊断试剂的命名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jOm7:+H
SNSHX2
体外诊断试剂的产品名称一般可以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被测物质的名称;第二部分:用途,如诊断血清、测定试剂盒、质控品等;第三部分:方法或者原理,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等,本部分应当在括号中列出。 4<Kxo\\S
#X2wy$GTG
如果被测物组分较多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可以采用与产品相关的适应症名称或者其他替代名称。 *0'< DnGW
l[[^]__
第一类产品和校准品、质控品,依据其预期用途进行命名。 1 ]ePU8
B qL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