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chloramphenicol residues in aquatic products JK^pb0ih
tr$d?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常用于动物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对多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曾在水产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带来了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严重问题。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动物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蒋定国 2002;胡顶飞 2001)。 Q'c[yu
t&nK5p95(
氯霉素残留问题已引起国际组织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欧盟、美国等均在法规中规定CAP残留限量标准为“零容许量”(Zero tolerance)(Georage 2002),即不得检出。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水产品安全问题。自去年以来,我国出口水产品频频被进口国检出氯霉素残留。去年9月底,欧盟因氯霉素残留问题将中国产冻虾产品纳入其食品快速预警机制,又于今年初通过决议,自2月1日起全面暂停从中国进口动物制品;2002年1月,美国FDA也对我国虾产品发出预警通报;3月中旬,日本厚生省宣布对我国动物产品实施严格检查,并公布了包括氯霉素在内的11种药物的残留限量。今年1到6月,我国水产品对欧盟出口量、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0.8%和73%。药物残留已成为扩大水产品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针对这种情况,农业部已将氯霉素从2000年《中国兽药典》中删除,此药重新进入安全评价体系,在《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规定》中规定可食部分不得检出,并且在出口的日常检测中,将其列为必检项目,一旦发现超标,一律禁止出口。 0*50uK=5
?Suv.!wfLl
对于氯霉素残留,由于存在多种检测方法,因此各种方法的检出限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对检出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欧盟由原来的10 μg/kg改为1 μg/kg,继而又降至0.1 μg/kg,比原标准要求提高了100倍;美国FDA规定的检出限也由原来的5 μg/kg改为1 μg/kg,即将降为0.3 μg/kg,且目前正在研究应用更为灵敏的方法,可使检出限值达0.1 μg/kg。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已在国际贸易合作中成为新的技术性壁垒。
41^
$
y0\ = F
为保障食用者的健康,应对技术壁垒,在全球性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监控检测工作,氯霉素即为其中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各种关于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生物测定法,第二类是化学分析法,第三类是兼有生物和化学的酶联免疫检测法。 ^/"2s}+
0&2eiMKG?n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报道,对几种常用的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做了概括性叙述,并对其特点及检出限进行了分析比较。 'jjJ[16"d
:AM_C^j~
D
1 筛选检验方法 W
;ADc2#)
P(Z\y^S
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也无必要对所有动物性水产品进行各种复杂、昂贵耗时的分析检测,为能快速确定动物食品中是否有氯霉素残留,通常做法是遵循一定程序,对被测产品进行取样,按规范要求对样品进行筛选检验(Screening method),对筛选为阳性的样品再用更精确的方法进行定量鉴定。 A^@,Ha
<7yn :
1.1 微生物法 SCKpW#2dP{
g@IYD
在快速筛选检验程序中,微生物法非常有效,这类方法简单、费用少、速度快,因而广泛用于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初筛。 hv8j$2m
dX;G[\
1.1.1 棉签法 $,#,yl ol
棉签法(Swab test on premises,STOP),又称现场拭子法,是检测动物体中抗生素残留的现场试验方法。本法自1979年由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和检验署研究开发出以后,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目前在加拿大和美国,试剂已商品化,有药盒形式的商品出售(李诚 1993)。 Oky9GC.a
SWM6+i
p
该方法是用棉签(拭子)采取动物体内的组织液,然后将其放置于涂满枯草杆菌的培养基中保温过夜。观察是否在拭子周围出现抑菌环,若有,即表明组织液中有抗生素存在。如果该动物仅用氯霉素进行过治疗,则可以认为该组织中存在氯霉素残留。梅先之(1997)用该法对鲤鱼体内氯霉素残留进行了研究。 他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配制芽孢悬浮液。将切碎鱼肉与不同浓度氯霉素标准液混合,用上述方法检测是否形成抑菌圈,结果表明最低检出限为1.00 μg/g。 /e4#DH
>m&r,z
此方法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取样操作,16~18 h即可获得结果,是简便易行而又有一定准确性的检测方法,比较适合基层现场筛选检测(宋华宾 1993)。但是该检测法灵敏度较差,检出限较高,多在μg/g级,特异性差,一般抗生素类药物都有此类反应,而且不能定量。 b6~MRfx`7
g w`}eA$
1.1.2 杯碟法 (Jb[_d*
!%_H1jk
样品经处理后,注入牛津杯中,与含菌液的检定平板贴合,培养后,根据抑菌圈有无及大小判定结果。采用不同的试验菌种,可检测不同的抗生素(宋华宾 1993)。 V`z2F'vT
焦彦朝(2000)用此法研究了鲤鱼体内氯霉素残留。向均匀切碎的鱼肉中加入适量氯霉素标准溶液(不含土霉素),37 ℃培养基平衡1 h,加入乙酸乙酯,匀浆后离心,取上清液,70 ℃减压浓缩,浓缩物中加入含土霉素的磷酸缓冲液,涡旋振荡后,45 ℃水浴放置30 min,过滤,滤液备用。用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氯霉素效价,与应有效价相比,以超出50%的回收率为最低检出限。另外,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分别加入青霉素、土霉素以消除干扰影响。研究表明,此法检出限为0.25 μg/g;氯霉素浓度在0.25~1.00 μg/g时回收率范围在66%~69.2%之间,平均回收率为67.5%;而且排除了青霉素、土霉素的干扰。
^>f jURR
a>{b'X^LV
这种方法与棉签法相比,灵敏度高,能够排除一定的干扰,但是,要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很困难。 X@ Gm:6
@|^2 +K/
Eb<iR)e H=
1.1.3 其他方法 buhn~
c
D~xUr)E
其它微生物法还包括纸片法、琼脂扩散法、TTC法、BBRT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灵敏度低的缺点。 t;@VsQ8
rwlV\BU
微生物法易受组织中其它抗生素的影响,特异性低,灵敏度也不高,但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预处理简单,在基层大规模筛选工作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daNw>TH
u|=G#y;3
1.2 免疫分析方法(IA)
S< <xlW
Es kh=xA {
免疫分析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新型分析技术。免疫反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因此,免疫分析技术无论作为兽药残留分析的检测手段还是样本净化方法都能使分析过程特别是前处理步骤大大简化。作为相对独立的检测方法,即基于竞争结合分析原理的免疫测定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固相免疫传感器等(谢恺舟 2001)。 N1KYV&'o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酶联免疫法(ELISA),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品容量大、仪器化程度和分析成本低的优点,是目前最理想的残留筛选性分析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