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9阅读
  • 0回复

[食品安全事件跟踪]德国“毒黄瓜”事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ormin
 

发帖
352
世科币
612
威望
261
贡献值
32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6-20
2011年5月25日 !&ly :v!  
德国当地时间周二,位于德国西北地区的萨克森州卫生部报道了一位83岁的老妇因感染大肠杆菌而死亡的消息。此次疫情爆发于五月份第二周,据德国当局统计,至今已有超过400人确认感染或疑似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其中有40例情况非常严重 DAPbFY9  
2011年5月26日 Eed5sm$H  
德国不莱梅港市卫生当局主任Werner Wunderle认为此次疫情的源头为受污染的生鲜蔬菜与色拉 BJ]4j-^o  
美国食品安全新闻网报道,造成此次疫情的致病菌株或为大肠杆菌O104 /tu+L6  
德国汉堡卫生研究所26日宣布在产自西班牙的黄瓜上检测出了EHEC病菌 dC F!.  
欧盟委员会26日公布,由于怀疑另外的传染源,欧盟正对来自荷兰的黄瓜进行检验 C|@6rr9TA  
2011年5月27日 h]DS$WZ  
德国出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大面积感染事件后,经汉堡医学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证实,从西班牙进口的黄瓜为病毒携带者。西班牙卫生部宣布对此进行调查,但认为不排除黄瓜在德国遭受污染的可能 EEU)eltI  
2011年5月28日 N<e=!LV  
德国各地又报告60例新增重症病例,至今已致死6人 d^0vaX6e}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官方网站消息,为迅速应对此次疫情,欧盟食品安全局协同欧委会、欧盟疾控中心等机构通过其咨询论坛向外界提供应急建议 7B|ddi7Q>  
德国卫生官员宣布又新增4名疑似因食用有毒黄瓜而死亡的病例,使得德国境内因食用有毒黄瓜后,感染出血性大肠杆菌而死亡的人数,由先前的6人增至10人,其中有2名是确认病例 nkv+O$LXP  
除了德国,欧洲包括瑞典、丹麦、荷兰与英国也发现疑似病例,而且在过去一周,疑似病例约有300个  Stzv  
2011年5月30日 j J}3WJ  
德国官员又发现了三批次疑染大肠杆菌的黄瓜,截至目前,疑似因食用有毒黄瓜而导致的大肠杆菌感染疫情已造成十人死亡,1000多人染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W'>"E/Tx#O  
2011年5月31日 {z4v_[-2CF  
俄罗斯已暂停进口德国西班牙部分新鲜蔬菜 %Km^_JM  
德国汉堡卫生当局5月31日宣布,实验室的最新化验结果显示,近日肆虐德国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的致病原并非西班牙进口黄瓜 QoGvjf3z  
2011年6月1日 #- l1(m  
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6人(其中15人来自德国,1人来自瑞典,该名瑞典人曾前往德国旅行),仅在德国就有1000多人染病,其中373人染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据报道,欧洲又新增几百起感染病例 -^Pn4y]A)  
2011年6月2日 J  u0W  
德国国家卫生部门表示,大肠杆菌疫情目前已造成超过1530人染病,其中有17人死亡,470人感染罕见的肾功能衰竭并发症 {Q%"{h']  
此次疫情被认为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的第三大大肠杆菌疫情,或许此次疫情是最为致命的一次。1996年的日本疫情造成12人死亡,12,000人染病,2000年的加拿大疫情造成上千人染病 1>KZ1Kf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表示,几乎所有的病例均与德国北部地区相关联,因此那里似乎是此次疫情的来源地,然而此次疫情的致病源尚不得而知 I;Sg 9`k=  
俄罗斯从6月2日起禁止从欧盟进口新鲜蔬菜 ^Yz.}a##w2  
据英国食品安全局(FSA)官方网站消息,德国大肠杆菌疫情已致英国3人染病,这3人在发病前均食用了德国的产品 9d\B*OU  
据英国媒体报道,来自华大基因研究所的中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完成欧洲大肠杆菌疫情致病细菌的基因排序,发现该细菌系一种新型、高传染性有毒菌株,并且对部分抗生素有抗药性 ^lt;K{  
2011年6月3日 %[ Z[  
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丹麦目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确诊病例为14例,其中7人病情严重,疑似病例为26例。几乎所有的确诊病例近期都去过德国北部 OdZLJt?g  
截至3日,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者人数已达到1733人,死亡病例17例,520名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危及生命。芬兰国家健康与福利研究所当天宣布,芬兰确诊首例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病例,患者此前曾去德国旅游 qoifzEc`U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美国当前已发现4起与德国大肠杆菌相关病例,其中3人带有严重的并发症,3人目前均已住院 Ah_T tj  
2011年6月5日 uoryxKRjc~  
德国下萨克森州官员宣布,初步调查显示由该州一家企业向不少本次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较重的地区供应的豆芽等芽苗菜很可能是造成疫情的一个传染源 K;n5[o&c  
2011年6月6日 pE^jUxk6  
德国下萨克森州农业部6日下午宣布,对被疑是本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传染源的芽苗菜的初步抽样检查,并没有发现致病菌。有关实验室检测还将继续进行 B uv4&.Z}  
2011年6月7日 G;'=#c ^  
针对近期出现的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公众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LUDg7P  
2011年6月8日 #Q6.r.3@x  
截止6月8日,此次疫情共造成24人死亡,2400人感染,上百人染肾功能衰竭并发症 UImd* ;2TE  
德国卫生部门8日报告称,5月中旬爆发于德国北部的大肠杆菌疫情高峰期已过,新增感染人数正急剧下降。恩贝瑞克表示,目前新增病例正在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疫情结束 0VA$ Ige  
科威特决定从当地时间6月8日起暂停从德国与西班牙进口蔬菜与水果 !R`)S7!  
2011年6月9日 !OO{qw(*g  
德国方面9日宣布,已有超过2000人受到感染,30人丧生 jW?siQO^  
2011年6月10日 #fb <\!iza  
德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席伯格(Reinhard Burger)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起闹得欧洲人心惶惶的大肠杆菌风波,"祸首"就是芽苗菜 l5 FM>q  
2011年6月11日 0( s io\  
卡塔尔对德国与西班牙的黄瓜、西红柿、莴苣颁布了进口禁令 a9OJC4\  
2011年6月12日 nhUL{ER  
由"毒芽菜"引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致死人数已达35人,今后疫情致死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 vE9M2[TJA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目前已有14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出现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感染人数达3255人。除5个病例外,其余3000多病例都来自德国或患者曾到过德国 e>Z F? (a0  
2011年6月13日 [~ Wiy3n  
台湾政府宣布将从14日起暂停进口德国芽菜 OZw<YR  
2011年6月14日 ic"n*SZa  
目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死亡人数已升至37人,新增病例数量已骤减,并呈下降趋势 +dkbt%7M  
2011年6月17日 Y'.WO[dgf  
德国黑森州政府17日宣布,该州通过实验室检验已确认一家餐饮服务公司的职工将身上携带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传播到了食物上,导致20名食客感染。这是德国首次确认这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通过人体污染食物并感染他人的传染途径 $J~~.PUXQ  
2011年6月23日 4b"%171  
世界卫生组织23日宣布,由德国北部农场有机芽菜引发的大肠杆菌疫情已造成16个国家3800人染病,其中850人病情较重。另据德国国家疾控中心报道,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升至43人 F4m Q#YlrS  
一项最新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确认,德国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源于两种大肠杆菌菌株“混合” 4{'0-7}  
法国波尔多警方23日宣布,7人感染大肠杆菌住院,然而在24日报告的染病人数增至10人,所有患者均有血性腹泻症状 $RQ7rL3g{  
2011年6月27日 hIj[#M&6  
近日科学家发现法国大肠杆菌疫情与德国致命疫情存在联系,鉴于此荷兰与英国卫生部门官员27日建议民众,不要生吃沙拉芽菜 -DO*,Eecv  
2011年7月4日 )shzJ9G  
德国联邦公众传染病预防与监控主管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4日说,各种流行病学的统计参数显示,历时近两个月的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目前已接近尾声 :x*8*@kC  
2011年7月11日 +$)C KC  
深圳检验检疫局食检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成功研发出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http://www.szciq.gov.cn/zwgkxx/Show.aspx?id=181843 WUid5e2  
2011年7月14日 >G2o  
德国下萨克森州农业部长14日表示,大肠杆菌疫情源头农场的所有员工以及潜在传染源的检测结果均呈现阴性,并且农场内所有的葫芦巴种子均被清除,因此没必要继续关闭该农场 d{.cIv  
2011年7月15日 d7A08l{  
欧洲疾控中心(ECDC)15日公布的最新大肠杆菌疫情报告显示,大肠杆菌疫情感染病例新增了41起,这使得疫情总感染人数上升至3908人,其中有765人患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9 i)E<.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是在1982年一次出血性结肠炎流行中分离出的,为小儿出血性肠炎的重要病原。WHO对其官方解释见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25/en/ UA[2R1}d  
MN2#  
e-4XNL[F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