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90阅读
  • 1回复

85% 假货!国际一线大牌电商操盘手揭露大牌假货生存内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kingmed
 

发帖
23
世科币
44
威望
21
贡献值
22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7-30
 聚美、京东售假引爆行业热点。显然,平台模式对于假货、水货的管控能力正在随着"规模传说"不断削弱,相反被放大的,是消费者对电商的信任度再次降至冰点。不过,某国际一线大牌电商操盘手日前揭露的行业内幕更加更加骇人听闻:不仅仅化妆品电商假货横行、信誉扫地,现行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奢侈品、国际大牌中 85% 都是假货!
  以下是相关媒体与这位业界深喉对话,
  媒体代表:聚美优品上市之前虽然在货源管控上也备受质疑,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次被曝光售假,好像是真相大白的感觉。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向标榜正品行货的京东也牵连在内,这不仅仅让这两家上市电商公司很受伤,更让电商行业遭遇信任危机。
  深喉:信任是最大的成本。这也是为何国际大牌至今都不愿意为电商平台授权的重要原因。
  媒体代表:假货问题不是从电商就开始了,线下流窜似乎更为严重。但打假在国内市场都变成了消费者行为,举报、投诉、给差评,乃至打官司。国际大牌在针对假货问题方面似乎显得被动且无能为力。
  深喉:谁说没有行动,只是没有效果。要知道打假执行成本非常大。超乎外界想象。过去几年,国际大牌的销售都在快速增长,那些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也就不关注了。
  媒体代表:打假是一个巨苦逼的事情,除非和职业经理人的 KPI 挂钩,打假等同于销售额增长,就会见到效果。
  深喉:是的。
  但你要知道,假货的意义就相当于晋江系医院集团、江湖郎中对搜索引擎的意义一样。以前某平台商曾经说过,最大的乐趣,是真货假货一块儿卖,在调性与收入间找到平衡。
  假如平台上某个品牌卖的多了,可以吸引品牌商官方入驻——因为数据已经说明了,是有很多用户需求在这里等你。这个时候,平台商也开始收网,清理假货,引入品牌真神。
  要知道 Burberry 进入天猫国际的条件,就是要天猫和淘宝针对所有销货渠道进行清理,赶除假货。
  再比如,这次京东机油其实销售的是水货,被品牌商认定为假货,目的是为了清理渠道。
  媒体代表:如果上市的电商平台也是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供应商,这会让消费市场和二级市场对电商产生信任危机。
  深喉:聚美优品的一个投资人曾经讲过,售假从来就知道,只要官不管民不究,就照旧,要是有动静了就抛售。在这之前,投资人早就赚翻了。
  媒体代表:那些有拿到大牌授权的 B2C 平台也不掺水货或者假货吗?
  深喉:都是直接在欧洲国家,比如意大利渠道商采购的。但是,渠道商有无掺假就无从鉴别,不能百分百保证了。
  那些高端品牌,国内电商平台是无法向品牌公司直接买的,品牌也不会卖给平台,因为会冲击到他们在中国市场分公司或总代的利益。
  但是,卖到欧洲本土渠道商的货源就不好监管了。这其中不排除最可怕的一种情况,本土渠道商到中国买高仿,运回意大利,再掺进里面买回给中国。
  媒体代表:吓人。平台根本无力监管。那些所谓的售假赔偿条款、协议不是成了摆设?万一用户较真起来,如何应对?
  深喉:用户要出示品牌公司鉴定报告,一般消费者很难搞得到。即使消费者很牛,拿出报告来,但平台大部分处理方式也就是退货。
  媒体代表:可以去柜台啊。
  深喉:是的,一般柜台会告诉顾客是假货。但是柜台验货有两个问题,一是鉴别真伪能力有待考证,二是柜台的话也不具备法律效力。
  媒体代表:打假成本高,维权成本也高,这才导致假货横行。
  深喉:奢侈品 B2C 电商渠道上的货,目测 85% 以上的都是假货。
  媒体代表:不会吧?
  深喉:JD50%,YT40%,JM100%,VIP70%,XIU70% ……
  媒体代表:好了好了,太骇人听闻了。那 TM 呢?
  深喉:TM 里跑量最大的是 YT 和第五大道,除了官方旗舰店,其他基本上都是假货。
  媒体代表:电商不会如此没有底线。会有部分是水货吧?
  深喉:假货!
  媒体代表:到这种程度了,品牌商也坐视不理?
  深喉:品牌商通常暧昧态度。这是市场思维,而不是道德思维。与品牌商在某个市场上的大小、市场本身的成熟度有很大关系。
  对假货问题,要区分为三个阶段来看:
  1、大牌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往往是有品牌高度,但没建立广泛市场的知名度。如果有人仿冒,等于替品牌商去做了品牌普及的工作。这个时候品牌商没必要去打假,采取放水养鱼策略。
  最典型的是微软。早期虽也喊打假,但某种程度是容忍盗版。等市场占有率足够高才采取断然的反制措施。
  2、第二个阶段,真货假货市场保有量平衡的阶段。大牌自有渠道可以铺到一定程度,同时容忍一定程度的水货与假货。
  3、第三,打假阶段,此时市场已经完全拿下,不需要假货水货替我宣传了,开始收网。
  之前发生过巴黎欧莱雅知情人集中采买,并举证索赔的事情。那个供应商在北方很有知名度,几乎所有大电商平台都是他供货,血淋淋的事实啊,明知故犯,被抓个现行。事发时,行业都吓死了。
  以下是业内相关人士关于电商平台售假一事,做出一阵见血的麻辣点评:
  电商平台模式其实是很低端很初级的模式,却也很符合"中国国情"。
  零售的世界里唯一追求的就是效率,除非是极端高端的奢侈品电商,比如卖爱马仕的包,毛利率高到 98%,效率不效率无所谓。
  效率来自于规模、经营持续性。但平台模式很多人在卖,在接待海量用户。不管如何去规范,哪怕对平台上所有商家都进行军队化管理,集中培训三天三夜,商家对商品品质、服务的理解也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样。用户今天碰到张三,享受五星级的待遇,明天再找到李四,服务标准又是另外一套。这种高高低低的服务质量,平台很难产生持续性的购物体验。
  所以,反观现代零售走到今天,发明了很有趣的词汇——连锁业态。背后就是经营标准化,促使顾客的期待值被固化,最终让单位经营成本降低。
  为什么说平台特别适合中国国情?除了针对电商的税收漏洞之外,平台把很多经营成本社会化,这是买卖模式无法比拟的。
  买卖模式下,采购非常专业,是核心竞争力,一万双鞋卖不掉,或者买了一双假鞋,电商必须自己承担。但平台模式做生态圈,让所有人来卖鞋,一百个卖鞋的,五六十个卖家都是亏损的。作为平台提供方,会觉得无所谓,因为平台的财务报表很好看。但卖家亏损的成本被社会化。同样,如果有假货,这个损失也是被社会化的。
  为什么被社会化,因为这个行业还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所以每年有 20%-30% 的人就牺牲掉了。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不等于这个平台是高效、合乎商业逻辑的。
  所以,从长远来看,不认为平台可以持续主导社会零售业态。
  回归当时淘宝提出做淘宝商城,做 B2C 平台,门槛高就高在对卖家资质的筛选:第一,注册企业型公司;第二,必须有品牌授权,或者优质的自有品牌。
  为什么设门槛?不是为我个人,这是为消费者设置的。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识别机制。如果你手里有 10 台全新 iPhone 手机,拿到燕莎去卖,一定被拒之门外。为什么?燕莎一定会关心你这 10 台手机从哪里来的。但如果你跑到中关村去卖完全没有问题,没有任何门槛。
  所以,天猫(淘宝商城)门槛上一定要高过淘宝。相对而言,假货、水货会被拦截。
  但需要明晰的是,这也只是相对性。从业态来讲,平台模式比自营来说,是相对滞后的。平台模式下很难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买卖模式是靠销售成本压缩来提高收益,平台只能靠更多的卖家竞争来产生销售最大化。这里面很多竞争是无序的,30% 都阵亡牺牲掉,或者为了压缩成本,开始偷工减料,这部分成本是社会去承担的,无法回避的。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的零售百货业态都是买卖模式,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百货公司都是商业地产模式(二房东),圈地、有用户,就可以赚钱。至于说谁买谁卖,有没有水货、假货,售后如何,不是现在这个业态主要处理的矛盾和问题。

内容来自[手机版]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fzg7369

发帖
204
世科币
381
威望
172
贡献值
51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7-30
痛心疾首,市场需要规范!

内容来自[手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