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广泛用于合成聚碳酸酯(PC)、聚砜和环氧树脂(EP)等,随着工业及现代包装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双酚A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水环境中,对环境生物以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干扰生物体内正常激素的分泌,所以对水体以及环境水样中双酚A的检测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环境水体中双酚A的预处理技术,以及检测分析方法,并对双酚A的理化性质及毒性进行简单的介绍。 6BEDk!
A* Pz-z>z 1. 双酚A的理化性质 U9awN&1([ zvdIwV&oT 双酚A(Bisphenol,简称BPA)又名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在巯基乙酸、含氯乙酸、氢氧化钡等催化剂或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由苯酚和丙酮经缩合、蒸馏、过滤、干燥制成。纯双酚A为白色至淡褐色粉末或片状晶,具有酚气味及苦味,分子量228,比重1.19 ,熔点156~158℃,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及碱性溶液。主要用于制备环氧树脂(约占 65%)和聚碳酸酯(约占35%),其钾盐或钠盐是生产聚砜的原料,少量用作橡胶防老剂。双酚A在环境中主要存在于水体、污泥及沉积物中,由于它属于难挥发性化学物,故在大气中的存在性很小。释放到环境中的双酚A除了与水体混合外,还经历悬浮物、沉积物或污泥的吸附、光降解、生物降解等过程,这些过程直接影响到双酚A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及其生态和毒理效应。 x(~V7L>"i LZE9]Gd 2. 双酚A的毒性 0I2?fz) ZjrBOb 双酚A是低毒性化学物质,大鼠经口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3250mg/kg,吸入LD50为0.02%,小鼠经口径LD50为2400mg/kg。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接触,双酚A对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角膜有中等强度刺激性[1]。除此一般毒性外,国内外很多试验都证明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素,对雄性生殖系统有一定的损害,具有内分泌干扰物作用,可能会引起性早熟,对胚胎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双酚A 的化学结构和雌激素相似,因此具有雌激素活性,进入生物体后可以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并且双酚A 还有抗雄激作用。在低浓度长时间暴露的情况下,双酚A就可以对原代和子代生殖系统及其发育、对脑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有不良影响,能够致癌、致畸、致突变。 Wc;N;K52 LW">9;n 3. 样品预处理技术 lZ <D,& 1'dZ?`O 目前对环境水样中双酚A预处理一般采用液-液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微萃取、索氏提取、溶剂提取、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膜萃取、固相柱萃取、超声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印证技术等方式,重点讨论前三种预处理方式。 `49!di[ !0):g/2h 液-液萃取是一种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是根据液态样品中各组分在萃取试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实现目标物质与基质的分离,其萃取效率取决于目标物在两相间的化学势差异。李鱼等[2]利用该技术研究了模拟废水中痕量双酚A的浓缩富集预处理,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enP~uW[# lE8_Q *ev 微波辅助萃取是指利用微波加热来加速溶剂对固体样品中目标萃取物的萃取过程。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节省溶剂、环境友好等优点。Liu等[3]利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研究了对河流沉积物中双酚的萃取效果,以甲醇作为萃取溶剂,在110℃条件下萃取15min可以达到最大的萃取效果。 ~SsfkM" X?/32~\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集萃取、浓缩、解吸、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在纤维细丝的表面均匀涂布吸附层作为萃取头,将其插入到密闭体系溶液中进行萃取,完成后可以不经过处理,直接在气相色谱仪上进行解吸、进样。目前,以多孔的聚砜中空纤维为载体,功能化聚合物 (羟基化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为吸附层的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海水中痕量双酚A的萃取中已经有了应用[4]。 D}-HWJQA3 .SSPJY(
4. 双酚A的检测方法 MiF(
&# -B-HZ_ 目前,环境水样中双酚A主要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电化学分析法、酶联免疫法等检测。
k
,r*xt ]5MT-qU 4.1 分光光度法 6{fo.M? -OKXfN] 化学发光分光光度是基于分子发光强度和被测物含量之间关系建立的分析方法,流动注射是指在非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在流动中重现处理试样或试剂区带的定量流动分析技术,将流动注射与化学发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5]。分光光度法主要包括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结晶紫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抑制动力学光度法等。 T?`Ha\go 8&bNI@:@ 李学锋等[6]利用在碱性条件下,鲁米诺和过硫酸钾能产生稳定的发光信号,而双酚A的存在能够明显抑制发光信号的强度。由此建立测定微量双酚A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双酚A的浓度在9.0×10-9~1.0×10-5 mol/L范围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I)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471.363×CBPA+62.607,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9.9×10-10 mol/L。该法用于实际水样的双酚A的测定,RSD为0.72%(n=11),加标实验回收率为100.8%~103.0%。张立科等[7]在碱性条件下,双酚A对鲁米诺-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双酚A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100 mg/L,检出限(S/N=3,n=3)为0.2 mg/L,对10.0 mg/L的双酚A标准溶液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结合固相萃取富集技术,富集倍数达到100倍,方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双酚A含量的测定。施梅等[8] 提出采用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双酚A的新方法,在盐酸介质中,双酚A对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具有促进作用,据此建立了动力学分光光度测定痕量双酚A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0.4mg/L,检出限为0.01mg/L,回收率在84.0%-115.0%之间,该方法用于地表水中双酚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5o6*(Y * )H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