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03
- 世科币
- 107
- 威望
- 55
- 贡献值
- 301
- 银元
- 0
|
原子结构 .{ljhE:
钛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ⅣB族,原子序数为22,原子核由22个质子和20-32个中子组成,核外电子结构排列为1S22S22P63S23D24S2。原子核半径5x10-13厘米。 SiaW; ks sR83e|4I 物理性质 ~Js kA5h|& 钛的密度为4.506-4.516克/立方厘米(20℃),熔点1668±4℃,熔化潜热3.7-5.0千卡/克原子,沸点3260±20℃,汽化潜热102.5-112.5千卡/克原子,临界温度4350℃,临界压力1130大气压。钛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能较差,近似或略低于不锈钢,钛具有超导性,纯钛的超导临界温度为 0.38-0.4K。在25℃时,钛的热容为0.126卡/克原子·度,热焓1149卡/克原子,熵为7.33卡/克原子·度,金属钛是顺磁性物质,导磁率为1.00004。 :aaX Y:< 钛具有可塑性,高纯钛的延伸率可达50-60%,断面收缩率可达70-80%,但强度低,不宜作结构材料。钛中杂质的存在,对其机械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间隙杂质(氧、氮、碳)可大大提高钛的强度,显著降低其塑性。钛作为结构材料所具有的良好机械性能,就是通过严格控制其中适当的杂质含量和添加合金元素而达到的。 cLwnV. `{h)-Y`` 化学性质 f.^|2T I1g 钛在较高的温度下,可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发生反应。各种元素,按其与钛发生不同反应可分为四类: Cd=$XJ-b 第一类:卤素和氧族元素与钛生成共价键与离子键化合物; "+7E9m6I 第二类:过渡元素、氢、铍、硼族、碳族和氮族元素与钛生成金属间化物和有限固溶体; WwZ3hd 第三类:锆、铪、钒族、铬族、钪元素与钛生成无限固溶体; $57Q
g1
v 第四类:惰性气体、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元素(除钪外),锕、钍等不与钛发生反应或 基本上不发生反应。 Hd\oV^>
(>ze{T| 与化合物的反应: x*'H@!!G BgUp~zdo ◇ HF和氟化物 oOvQAW8` 氟化氢气体在加热时与钛发生反应生成TiF4,反应式为(1);不含水的氟化氢液体可在钛表面上生成一层致密的四氟化钛膜,可防止HF浸入钛的内部。氢氟酸是钛的最强熔剂。即使是浓度为1%的氢氟酸,也能与钛发生激烈反应,见式(2);无水的氟化物及其水溶液在低温下不与钛发生反应,仅在高温下熔融的氟化物与钛发生显著反应。 j
\bp#+ Ti+4HF=TiF4+2H2+135.0千卡 (1) )fIG4#%\ 2Ti+6HF=2TiF4+3H2 (2) n&P~<2^M# iEr?s-or ◇ HCl和氯化物 /J_],KdU 氯化氢气体能腐蚀金属钛,干燥的氯化氢在>300℃时与钛反应生成TiCl4,见 式(3);浓度<5%的盐酸在室温下不与钛反应,20%的盐酸在常温下与钛发生瓜在生成紫色的TiCl3,见式(4);当温度长高时,即使稀盐酸也会腐蚀钛。各种无水的氯化物,如镁、锰、铁、镍、铜、锌、汞、锡、钙、钠、钡和NH4离子及其水溶液,都不与钛发生反应,钛在这些氯化物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5XHejHn> Ti+4HCl=TiCl4+2H2+94.75千卡 (3) et)n`NlcK 2Ti+6HCl=TiCl3+3H2 (4) '/03m\7 _z BfNz9D ◇ 硫酸和硫化氢 ElB[k< 钛与<5%的稀硫酸反应后在钛表面上生成保护性氧化膜,可保护钛不被稀酸 继续腐蚀。但>5%的硫酸与钛有明显的反应,在常温下,约40%的硫酸对钛的腐蚀速度最快,当浓度大于40%,达到60%时腐蚀速度反而变慢,80%又达到最快。加热的稀酸或50%的浓硫酸可与钛反应生成硫酸钛,见式(5),(6),加热的浓硫酸可被钛还原,生成SO2,见式(7)。常温下钛与硫化氢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可阻止硫化氢与钛的进一步反应。但在高温下,硫化氢与钛反应析出氢,见式(8),粉末钛在600℃开始与硫化氢反应生成钛的硫化物,在900℃时反应产物主要为TiS,1200℃时为Ti2S3。 ~D|,$E tX4 Ti+H2SO4=TiSO4+H2 (5) OOXS
JE1 2Ti+3H2SO4=Ti2(SO4)3+H2 (6) e
CN: 2Ti+6H2SO4=Ti2(SO4)3+3SO2+6H2O+202千卡 (7) B&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