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电子电器 » 半导体 » 正文

电子束吞吐量偏低 光学检测仍居先进制程主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05-26  浏览次数:870
核心提示: 光学晶圆检测方案将仍系居先进制程市场主流。近年来晶圆代工业者为因应先进制程电晶体微缩的设计挑战,纷纷导入电子束晶圆缺陷
 光学晶圆检测方案将仍系居先进制程市场主流。近年来晶圆代工业者为因应先进制程电晶体微缩的设计挑战,纷纷导入电子束晶圆缺陷检测(E-beam Inspection)设备,然而电子束设备于吞吐量的表现仍不理想,因而在先进制程市场中多用于研发端,制造端则仍由传统光学晶圆检测方案为主流。

  科磊总裁暨执行长Rick Wallace表示,对晶圆代工厂而言,决定采用光学晶圆检测技术或电子束方案的决定因素有两大面向--最低的价格与能检测出关键缺陷的效能,而前者须将光学检测及电子束方案两者的吞吐量纳入考量:电子束检测速度较光学晶圆检测方案慢上一百倍至一千倍,因此就总体产能而言,电子束技术仍仅能满足研发端的制程控制需求,并非具备成本效益的制造端理想方案。

  根据摩根大通(J.P. Morgan)集团市场研究报告,2005~2013年光学图形化晶圆检测(Patterned Wafer Inspection, PWI)方案与电子束PWI方案的市占变化不大,前者由86.1%上升至88.2%,亦即直至去年,电子束方案的市占仍顶多一成多,且有下降趋势。

  Wallace指出,由于电子束方案目前在制造端的能见度仍偏低,因此未来几年仍将维持上述比例,不过,随着先进制程元件制造步骤愈来愈冗杂,客户对制程控制设备的投资亦显著增加,因此电子束方案出货量增加同时,光学检测方案为科磊所挹注的营收亦不在话下,预计今年光学检测部门营收将创下历史新高,而为延续营收走势,该公司每年将持续投资17%的收入比重于先进制程技术的研发用途上。

  事实上,无论是科磊或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皆已开始开发可以检测出7奈米(nm)以下晶圆缺陷的光学检测系统,包括提升敏感度(SensITivity)及吞吐量,其中,敏感度系指设备检测出晶片或晶圆特定位置上异常处(Anomaly)的能力,且上述两间公司的设备皆已可以达到每小时一至五片晶圆的吞吐量。

  反观电子束检测技术,虽具备解析度(Resolution)优势,但受限于检测速度较光学方案慢上百倍以上,因此电子束于未来3~5年仍仅能担纲PWI市场的配角。目前单一电子束检测系统多半与光学方案搭配,用在研发及试产(Pilot Production)阶段,而未来就算新一代的多重光束电子束(Multi Column E-beam)技术成熟,与竞争方案间的差距仍将未能大幅度拉近。

  摩根大通研究报告指出,2013年PWI市场规模为160亿美元,且未来3~5年将以10~15%的速度持续扩张,而至7奈米制程节点时代来临之前,明场(Bright Field)/宽频(Broadband)光学检测系统将仍系晶圆代工业者主要采用工具。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6317.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