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生物医药 » 正文

媒体质疑肉毒杆菌如何躲过各类检验检疫进入中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3-08-06  浏览次数:716
核心提示:5日,因部分原料含肉毒杆菌,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在新闻发布会中向中国消费者致歉。新西兰的奶粉打了个喷嚏,已在中国引
  5日,因部分原料含肉毒杆菌,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在新闻发布会中向中国消费者致歉。新西兰奶粉打了个“喷嚏”,已在中国引发冲击波:因进口新西兰含肉毒杆菌的原料,多家中国企业均陷入了产品封存、召回的忙碌中。

  小小的肉毒杆菌,何以引发一场乳业蝴蝶效应?专家表示,这起事件暴露出,国家职能部门对进口乳源监管尚达不到对国内乳业的监管水平,比如在国外的生产环节就鞭长莫及,同时也显示出,食品进口环节的监管漏洞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国外进口型企业的处罚无力。

    恒天然问题频现,如何惩罚?

  恒天然的奶粉问题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食品三处副处长韩奕称,新版《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提出,我国将对进口乳品商建立黑名单制度,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进口乳品,进入中国市场将通过更严格的检疫,提高准入门槛。目前,我们也正在探索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但是具体程序还在讨论。

  肉毒杆菌如何躲过各类检验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钟凯博士称,肉毒杆菌在乳品中并不是常见污染物,在奶粉和食品中出现很少。我国婴幼儿奶粉配方对于肉毒杆菌没有任何标准,全世界都没有奶粉中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

  韩奕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里面没有肉毒杆菌限量这一项,因此,进出口检验一般不做检验,企业自检也不会检。

  钟凯解释,标准的管理是要考虑成本的,正因如此,各国都不把它写入标准。但没有标准也并不意味着根本不管。对于负责任的大企业,其质控项目数量和质控要求都是远远高于国家标准的。

  进口食品监管缘何陷入尴尬?

  据了解,除了奶粉,我国对于大豆、食用油也严重依赖进口,依存度超过60%以上。

  但是,专家称,我国对于进口商品的检验监管机制并不完善,如我国出口贸易重于进口贸易,受此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制度上、力度上,重心都放在了出口,进口方面则较弱。其次,在基层日常检验监管工作中,常规工作方式较为普遍,对国外法规标准掌握不够、信息情报来源不多、技术装备较差等诸多问题存在。

  此外,这两年随着电商的兴起,网店所售的进口食品检测把关存在漏洞,只要卖家有货就能出手,为国家监管进口食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如何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

  此次恒天然自检发现问题,让质量事件公之于众。乳业专家宋亮认为,主动公开不良信息,需要的是企业的担当。

  在我国,由于制度不够完善,对企业自检信息是否需要上报或公布、如果不公布会如何处罚,规定并不详细,“漏网之鱼”频现。

  回顾近年来多起食品质量事件中,一些企业要么拒不公布,要不委婉托词,要么直接不承认,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坦诚是最好的危机公关。”宋亮称,任何时候公众的知情权都应被放在首位,公众需要知道“哪些出了问题”,而长期不说,只会让公众产生“有问题没有告诉我”的疑虑。

  目前,企业自检信息是否需要上报监管部门,我国无明确规定。而在新西兰,第三方独立机构和企业如果不及时将检测信息如实上报监管当局,可能会被吊销执照,受到严重处罚。

  为何总是被动面对此类事件?

  乳品分析师苏晶称,我国往往是在国外企业或国外产地职能部门主动通报问题后,相关部门才会将事件通报。不论是反映还是解决,都相对滞后,也很被动。

  宋亮认为,中国目前没有建立一个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也没有建立起一个食品安全的应急制度,比如产品召回制度,对消费者的事后补偿制度。

  “由于没有建立起这些机制,在应对相关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企业的态度模棱两可,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政府也是一时半会不知道该怎么办。”宋亮说,应急机制的建立刻不容缓。
 
  来源:世科网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2495.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