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热点综合 » 正文

国家科技奖:自主创新光荣绽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4-01-13  作者:张伟    浏览次数:723
核心提示:科技之花绽放,创新成果迭出。自主创新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同时,让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和安全。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
科技之花绽放,创新成果迭出。自主创新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同时,让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和安全。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里,不仅能看到立足国家战略层面的大手笔,也能看到不少惠及民生的新成就。

  通过连续两年的精减,与2011年相比,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减少61项,减幅16.3%,比例结构大体上从原来的10%、15%、75%调整为15%、25%、60%,奖励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科技进步奖,从2011年的283项减少到2013年的188项,减少95项,减幅33.6%,成为2000年以来科技进步奖最少的一年。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以‘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为重点,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扎实推进科技奖励改革,共奖励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表示,基础性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重大领域创新成果显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呈现出来的这些特点,体现了科技创新在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连续3年空缺后,2013年终于取得可喜的突破。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等人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超导是21世纪能源领域战略性的技术储备之一。探索和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并研究其物理机制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在赵忠贤的带领下,该项目团队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合作,在铁基超导体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继2008年日本科学家报道临界温度26K的LaFeAs01-xFx超导体之后,首次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40K),分别发现SmFeAs01-xFx体系43K和REFeAs01-x体系的55K的超导电性,确定铁基超导体作为新一类高温超导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一成果确立了铁基超导体是新一类的非常规超导体,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世界新一轮探索和研究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热潮。

  众多领域成绩斐然

  从2013年度的获奖项目看,众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如,农业科技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生特等奖;重大科学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硕果累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防与国家安全领域科技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在群众普遍关注的医药卫生、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与安全等方面,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在重大科学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依靠自主创新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上海光源”研制的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使我国光源亮度提高1万倍,总体性能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在蛋白质结构、材料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能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建立了军民融合、互动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以我国首艘航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万顿油船等为代表的海军新型武器装备和行业标志性产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集中供热、电网冰冻灾害预防与防治、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离岸深水港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群众普遍关注的医药卫生、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与安全等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等完成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创建了独特有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系统,为解决重症肝病高病死率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医药领域在青光眼、心血管病、冠心病的机理与治疗,医疗器械如低温冰箱的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在环境领域,有机废水处理、湖泊底泥污染控制、滑坡地址灾害防控、海上油膜探测等方面,都在理论上进行了创新并研发了成套的装备,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能源资源领域,“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项目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对国内外同类盆地能源矿产的研究和勘探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针对交通安全,提出了基于行驶环境感知与控制协同的汽车智能安全新技术,发展前景广阔;针对食品安全,创制了以生物源、天然源防病为核心的果实采后绿色保鲜关键材料与技术,实现了绿色防病保鲜,减少了农药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浙江大学与多家企业产学研攻关,成功研制“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突破了国外对高端控制装备尤其是平台核心技术的垄断,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发明的“基于生物敏感膜的便携式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融合了多个高新技术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飞机数字化装配若干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打破了西方国家在飞机装配领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开创了我国飞机装配技术的崭新发展模式。“异构多域无线网络协同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无线网络在接入、端到端信息传输和跨域管理环节面临的安全技术难题,提出了多域协同的安全体系架构。“国产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测绘和应用关键技术”项目,实现了我国1∶5万测图从依赖国外卫星到使用国产卫星的根本性变革,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成套卫星测绘技术的国家。“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制造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使我国取向硅钢制造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引导青年和企业创新 形成创新团队奖励品牌效应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导向,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6.6岁,其中自然科学奖45.9岁,技术发明奖45.7岁,科技进步奖47岁。2013年首次专门为40岁以下青年学者主持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开辟了专家推荐渠道,有1项通过了评审。该项目第一完成人北京大学教授施章杰今年只有39岁,其团队中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27岁,平均年龄为34.4岁。

  与此同时,加大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力度和对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

  2013年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作为牵头或参与单位完成的项目也增多了,占75.9%,其中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完成的项目占35.8%。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高等级项目比例也在增加,13项一等奖中企业牵头完成的有6项,参与完成的有10项。

  继2012年首次在科技进步奖框架下试点实施创新团队奖励之后,2013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少而精的原则,奖励了3个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奖励开始形成品牌效应,发挥对团队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戈壁上开出灿烂的科技之花

  “罗布泊盐湖120万顿/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曾经以‘死亡之海’闻名于世的罗布泊盐湖,现在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昔日的戈壁荒漠上,出现了碧波浩渺的盐田、厂房林立的现代化工厂。”“罗布泊盐湖120万吨/年硫酸钾成套技术开发”项目第一完成人、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浩向记者表示,该项目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鉴定,达到“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相比美国大盐湖,回收率提高45%、节水59% ,产品质量世界最优,实现了我国硫酸钾产业结构升级,使我国迈入世界硫酸钾生产大国行列。

  据李浩介绍,该项目成果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针对罗布泊盐湖卤水分层多,各层卤水浓度、组分不同的特点,创造性采用“差异化布井,分区、分层采出”模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卤水开采井群;二是采用独特的兑卤、盐田摊晒和选矿工艺,有效缩短卤水蒸发结晶路线,显著提高了含钾矿物品质和收率;三是开创性选用循环卤水代替淡水分解光卤石,突破了罗布泊缺乏淡水对大规模生产的制约;四是研制的两栖式水采机实现了对硬度大、易结块矿物的高效采收,大大提高了盐田的使用效率,保证了生产的连续稳定运行;五是研制的反应结晶器解决了反应物料易分层等缺陷,使得硫酸钾产品颗粒大、品质高。

  2008年11月,利用该成套技术,我国在人迹罕至的罗布泊盐湖腹地建成单厂生产规模全球最大的120万吨/年硫酸钾厂,并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2012年生产优等品硫酸钾138万吨,占世界硫酸钾总产量的26%,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8%以上。几年来,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共生产硫酸钾35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上缴各类税收20.9亿元。

  此外,该成套技术成果可用于国内外诸多盐湖的开发,如青海大浪滩及东(西)台地、新疆玛纳斯及澳大利亚的同类型盐湖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我国实施钾资源“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重症肝病患者的福音 

  我国是肝病大国,目前有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免疫性等各类肝病患者逾1亿,每年约800万新发病例。其中部分进展为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重症肝病,肝病已经成为一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

  为解决重症肝病高病死率的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和郑树森带领100多位科研人员历经14年艰苦攻关,将重症肝病诊治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在关键领域获得了重大理论创新和重要技术突破。由此,“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在四方面实现突破性创新。一是创建独特有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治疗肝衰竭获重大突破,显著降低了肝衰竭病死率,其中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降至56.6%。李兰娟主持制定了我国首部《肝衰竭诊疗指南》、《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率先建立一系列肝衰竭预警预测模型,引领我国人工肝发展。同时,将李氏人工肝技术推广至全国31 个省市300 余家单位,累计治疗肝衰竭10 余万例次,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人工肝成果还被纳入2009年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专家共识》,并在《J Hepatol》等期刊发表,其中9项发明专利转让至企业进行产业化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是首创李氏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新方法,创建重症肝病肝移植评估与预警体系,实现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新突破,经验证该标准同样适合西方国家,引领中国肝移植发展并走向世界。李兰娟团队和郑树森团队紧密合作,创造性地将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将重症肝病肝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不仅如此,郑树森团队还将肝移植技术推广至全国18个省市,并且率先跨出国门,先后于2010 年和2011 年在印度尼西亚成功开展活体肝移植。

  三是率先全面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首次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确立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判断标准,创建纳米抗菌肽治疗内源性感染和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的新策略,引领国际肝病微生态学发展。

  四是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获得新突破,肿瘤标志物和药物靶标研究有重大发现,为临床重症肝病预警预测、诊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李兰娟强调,科研人员以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精神去进行科技攻关,是实现“中国梦”的一种方式。

  为碧海蓝天保驾护航

  “获奖是对我们过去工作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鞭策,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尤其在原始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使我国不断提高溢油监测产品的技术含量,拥有更多自主创新的成果。”在“岸船空基海上油膜探测传感识别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时,项目完成人、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李颖向记者表示,我国原油进口和成品油输出绝大部分是通过海运解决,同时石油化工产业迅猛发展,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国海域海上运输的溢油风险。

  李颖介绍说,岸船空基海上油膜探测传感识别系统是国内外首个完整的海洋溢油立体监控与追踪集成技术产品,包括机载激光荧光溢油探测、港口紫外荧光非接触式溢油探测、船载雷达溢油监测立体平台系统。

  该项目研制的可搭载直升机小型化激光荧光溢油探测装置是项目的核心发明点,实现海上油膜油种及油膜厚度的信息获取;发明的非线性激光荧光光谱实时识别方法可准确快速地识别油种;建立的拉曼荧光光谱油膜厚度分析法和不同油种的溢油厚度反演模型,可准确获取油膜厚度信息,这一发明在国内外均属首创。

  港口紫外荧光溢油探测产品,能够应用于岸基油膜信息的实时获取。船载雷达溢油监测系统,在不改变航海雷达导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雷达信号分配器将单路信号转换为多路信号,使航海导航和油膜分析工作同步进行,实现了夜间和恶劣环境下溢油范围等面状信息的自动探测功能。

  据悉,该项目核心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大连市政府、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单位,实现经济效益总额数亿元。

  国家规定5万吨级以上码头必须安装溢油监测报警设备,我国5万吨以上的码头有500多个,市场规模可达40多亿元。船载雷达溢油监测装置在海巡船、海监船、清污船及石油钻井平台上的应用需求也非常大,估计市场规模可达75亿元。

  “相信几年后我们的产品将遍布沿海港口、海上钻井平台以及航行于海上的船舶,组成一个立体监测体系,而我们的团队也会默默地为我国的蓝色国土安全保驾护航。”李颖说。

  解读人类基因组“天书”的“密匙”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成功地开创了“大科学”的研究模式,为人类绘制出生命奥秘的“天书”。但要想解密“天书”,真正揭开生命现象的奥秘,必须系统认识基因组的产物——蛋白质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旨在全景式揭示人体全部蛋白质及其相应的调控规律,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人类全面探索自身奥秘征程中又一伟大的科学工程,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被称为解读人类基因组“天书”的“密匙”。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领导的团队预见此历史机遇,提前创立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蛋白质组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其学术组织,并领衔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HLPP),开中国引领国际大型科技合作计划之先河,为推动HPP迅速启动与健康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蛋白质组学界重要的国际领导力量和该领域国际公认的先锋团队。2013年,贺福初领导的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据贺福初介绍,1998年他联合分析化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家组成此团队,2002年获批全军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03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资助,结题评优并获滚动支持;2005年组建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并被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批准为HLPP国际执行总部,次年被科技部批准为“蛋白质科学重大研究计划国家基地”;2006年获全军首届、全军卫生领域首个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2007年组建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提前通过验收,两年后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优秀。

  目前,该团队已形成2位院士领衔、20位教授领阵的80人年轻学术梯队。10年内产生2位中科院院士,7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7位国家杰出青年,7位国际核心期刊编委;2篇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8篇论文获全军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共引进7位“千人计划”等海外高端人才,1人获国际HUPO“杰出贡献奖”和成就奖。

  该项目对社会的贡献和学术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国际上率先倡导HLPP,所形成的理论框架、理论策略和技术标准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和应用,为HPP的全面展开发挥了示范和指导作用;推动我国蛋白质组学的兴起与国际化;牵头我国蛋白质组学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领衔承建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该基地是目前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

  改变传统合成路径 实现合成工业革命

  2013年首次专门为40岁以下青年学者主持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开辟了专家推荐渠道,39岁的北京大学教授施章杰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基于碳氢键活化的氧化偶联”项目通过评审,并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施章杰介绍,合成科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和合成产品密切相关。传统有机合成工业基于有机化合物活性官能团相互转化,但是合成工业的基本和起始化工原料来自于石油,主要是炼油工业产生的不含活性官能团的碳氢化合物。而从基本化工原料制备含活性官能团原料耗能、费时,是合成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广泛存在的、廉价的、惰性碳氢化合物直接制备高附加值产物,将改变传统合成路径,实现合成工业革命。

  施章杰表示,联芳基化合物是医药、材料等重要物质的优势结构,此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是通过卤化代芳烃和芳基金属物种偶联反应来制备,美国和日本的3位科学家由于在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但是从炼油工业直接获得的碳氢化合物转化成卤代芳烃,进一步转化成为芳基金属化合物,步骤冗长危险,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酸等副产物,造成很大的环境负荷。实现碳氢化合物直接转化构建联芳基化合物可以避免这些缺点,简单、高效、经济、绿色,是化学家的追求目标。针对这一挑战,该项目提出并发展基于碳氢活化的“氧化偶联”,系统研究了碳氢键高选择性转化,成功实现了芳烃与金属试剂“氧化偶联”,建立高效偶联方法;发展了取代苯交叉氧化偶联,同时避免卤化物和金属试剂使用,提出“交叉脱氢芳基化”新思路。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4469.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科技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