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电子电器 » 智能终端 » 正文

有多少可穿戴设备在“监视”你的健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世科网   发布日期:2015-12-15  浏览次数:918
核心提示: 可穿戴设备算得上健康领域这几年的新宠,从最初的手环、计步器到如今的手表、袜子、戒指等,可穿戴设备的形式几乎已经涵盖了各
       可穿戴设备算得上健康领域这几年的新宠,从最初的手环、计步器到如今的手表、袜子、戒指等,可穿戴设备的形式几乎已经涵盖了各种可能,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的监测功能也从最初的计步、监测血压拓展到心率、睡眠监测等,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国际知名品牌也陆续推出可穿戴设备或具有相似功能的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功能仍处于健康监测范畴,也有部分可穿戴设备具有部分治疗功能。另一方面,要真正发挥可穿戴设备的功效,还面临数据准确、可植入性设备的开发等门槛。
  
  智能腕表
  
  智能腕表的推出让可穿戴手表的未来看上去更美。不少产品的监测功能也涵盖了心率、血压、睡眠情况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因担心监测功能不靠谱,首次推出的iwatch去掉了据传原本具有的健康监测功能,根据报道,一致性问题以及技术上可能存在的疏漏最终使苹果放弃了iwatch的健康监测功能。这一举动也引起业界重视。除此之外,可穿戴手表的价位和防水性也是不少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戒指
  
  一直跟时尚关系颇为密切的戒指现在也有了健康监测功能,珠宝行业也盛行健康风。根据相关介绍,戒指成为可穿戴设备形式也颇有讲究,有厂家称人手指根处有主动脉经过,运动时可避免传统设备不稳定的弊端,会比传统健康设备监测更准确。
  
  起搏器
  
  植入性可穿戴设备目前已是诸多国外厂商在可穿戴设备方面的新发力点。有国外专家指出,一旦有了控制可植入设备的能力,肿瘤生长的实时跟踪或药物的传递等服务都将得以实现。起搏器算得上是最早应用的植入设备。如果技术成熟,这类设备的疾病治疗功效不容小觑。
  
  袜子
  
  就在今年,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针对健身爱好者的智能袜子,每双袜子配备了传感器,可以在用户跑步、竞走时收集相关数据。袜子底部配备的传感器也可以测量压力、脚步的着力点等。
  
  手环
  
  手环几乎是诸多可穿戴设备的共同载体,包括小米、jawbone、华为在内的诸多商家都有相应的健康手环。相对亲民的价格也让手环有了更广阔的市场。计步、心率及睡眠质量监测是诸多手环的共同功能。另一方面,相比其他可穿戴设备相对单一的外形设计,多种色彩可供选择也让健康手环受到不少时尚人士的青睐。
  
  文胸
  
  看似与可穿戴设备无关的物件,其实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治疗作用。比如,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某款药物在口服之后副作用明显,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一位硕士研究生发明的文胸,特殊的材质可以向佩戴者缓慢释放药物,患者通过皮肤来吸收药物,在除去口服副作用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手机自带
  
  诸多可穿戴设备对手机app的依赖性比较强,一些监测功能也需要两者的互联来实现,于是,包括苹果等在内的厂商在手机中加入健康监测功能,手机本身成为一个可穿戴设备,朋友圈“晒”步数也变得更加简单。
  
  通过数据交互实现健康监测
  
  所谓可穿戴设备,其实是一些具特定功能的监测设备。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博士王安平就在某可穿戴产品的发布会上表示,可穿戴设备,是指可以直接穿戴或与衣服、配饰等相结合的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一方面是硬件设备,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软件的支持实现数据交互,以起到健康监测的功能。美国一家名为“可穿戴设备”的网站2014年发表的文章中,对可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该文章称,所谓可穿戴设备(又称可穿戴科技)是指一些植入衣物或饰品等,且人们能够舒适穿戴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完成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具备的一些功能;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穿戴设备能够完全通过手持设备具备类似功能。
  
  可穿戴设备不是医疗设备
  
  王安平表示,总的来说,目前还不能把可穿戴设备定义为医疗设备,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些设备在慢性疾病的管理中确实起着一定的功效。与移动医疗相结合,也开启了健康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从诞生之初,可穿戴设备就具备某些时尚元素。最初的手环形式也得到了不少时尚运动人士的青睐,在手环之后,可穿戴设备也成为不少企业的发力点。袜子、内衣、手表都成为可穿戴设备的“载体”。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表示,最初的可穿戴设备功能集中在计步功能,而目前血压、心率等健康指标的监测几乎已经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标配”。
  
  瑞士调研公司SoreonResearch预计,到2020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可帮助挽救130万人的生命。该公司在一份报告中称,智能可穿戴设备之所以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主要得益于住院监控,仅这点即可挽救约70万人的生命。报告称:“当患者离开重症监护室(ICU)后可能就身处危险中了,因为对他们的监控骤然放松。”
  
  未来
  
  数值准确性是可穿戴设备面临问题
  
  可穿戴设备的监测功能要充分发挥作用,数据的准确性不言而喻。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30%的可穿戴设备用户都在一年后将这些设备抛诸脑后。有业内人士指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价值在于后台云端的大数据,最值得期待的价值在于预测,对于健康管理的意义同样如此。一些设备在佩戴后所监测的数据是否准确无误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其对人体健康的预测及建议功能。
  
  可穿戴设备也是移动医疗突破关键
  
  可穿戴设备与当下正热的移动医疗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庄一强表示,如果可穿戴设备有突破性进展,如植入性可穿戴设备的普遍应用,将帮助移动医疗进一步介入医疗核心环节。如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或许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助力移动医疗。
  
  庄一强认为,可植入性可穿戴设备对于健康的意义不言而喻,不少国外企业已经将此作为新的发力点。
 
  来源:新京报
文章出自: 世科网
本文网址: http://www.cgets.net/news/show-12470.html

声明:

1、本网转载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凡来源注明“世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科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个工作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健康
分享到:
5.31K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